首页

发展历史

120 多年来,Webasto 始终以技术、产品和应用赢得认可——最初服务于家庭和户外领域,随后扩展至自行车,自 1930 年代起则专注于各类机动车。自 2015 年以来,公司也开始提供适用于电动出行的高性能解决方案。欢迎走进这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的汽车供应商的精彩发展历程。

 Roof concept for sustainable mobility

Webasto 是首家推出面向可持续出行的车顶概念‘EcoPeak’的汽车供应商,旨在减少碳排放(CO₂e)并提升续航表现。


集成氛围灯和分段式可调光技术的大型Fices全景天窗

下一代高压电加热器 相比10千瓦的HVH型号,铝材使用量减少了近50%,从而优化了安装空间和重量。


在印度的新足迹

位于Pune(2022年)和Chennai(2023年)的两家新工厂为印度的国际及本地整车厂提供天窗产品,并包含测试服务。


集成氛围灯和分段式可调光技术的大型Fices全景天窗

为增强其车顶系统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Webasto于2022年8月收购了位于卢森堡Grevenmacher的Carlex Glass Luxembourg。该集团的新基地现以Webasto Luxembourg名义运营。


韩国唐津工厂

2022年春季,Webasto在韩国Dangjin启动了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的生产。为此,公司在首尔南部一年内建成了一座先进的新工厂。


宝马的弓形天窗设计

在设计、轻量化结构与声学舒适性方面,Webasto在全新面板弓形车顶设计中融合了敞篷车顶的优质特性。通过采用创新材料与精密运动机构,Webasto将轿跑车的优雅造型与敞篷车顶的织物外观完美结合。


嘉兴动力电池系统生产

随着嘉兴车顶系统新工厂的落成,Webasto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产能,从而加强了其核心业务。同时,随着电池中心的开业,Webasto将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业务。


Schierling 的动力电池系统生产

Webasto已在Schierling工厂启动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该工厂目前开始为欧洲某巴士制造商提供电池包产品。从2020年初开始,Webasto的商用车标准电池系统也将在此地投入生产。


车顶传感器模块(RSM)

在2019年IAA车展上,Webasto首次推出了应用于自动驾驶的智能车顶系统(RSM)。该系统将自动驾驶所需的传感器及其配套的热管理和清洁系统巧妙地集成在一个透明且可开启的车顶系统中,兼顾功能性与美观性。


伊拉普托工厂的正式开业

随着2020年8月20日Irapuato工厂的正式启用,Webasto扩大了其在墨西哥的产能,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自2008年以来,Webasto一直在该地为在墨西哥和巴西设有工厂的多家汽车制造商生产车顶系统,同时也为其在美国的工厂提供零部件。


与 Holger Engelmann 及其同事合影

Webasto收购了其长期合作的韩国合资伙伴所持股份。原名为Webasto Donghee的合资公司总部位于韩国蔚山,此前专注于全景天窗的生产与销售。此次收购后,该公司将正式纳入Webasto全球研发与生产网络。这也是Webasto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


圣安妮塔的美国员工

作为拓展电动出行领域专业能力和产品组合的一部分,Webasto收购了AeroVironment旗下的高效能源系统(EES)业务单元。该业务在美国市场拥有成熟的充电解决方案产品组合。Webasto集团的新基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Monrovia,拥有约100名员工,现以“Webasto Charging Systems Inc.”的名义运营。


位于Stockdorf的新大楼

2018年5月14日,Webasto在Stockdorf(位于Munich附近)举行了新行政与研发中心的开幕庆典。公司为此投资4000万欧元,彰显了对总部所在地的长期承诺。新建筑包含三层办公区域,为550名员工提供了现代化的工作场所,并配备2000平方米的顶尖测试设施,专门用于Webasto车顶系统的研发工作。


广州工厂的开业

2018年3月28日,Webasto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新工厂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华汽车天窗系统的生产能力。自2006年起,Webasto便在该南方城市设立天窗生产基地,此前采用租赁厂房模式。此次迁入全面升级的自建厂房(约3万平方米),依托自有土地(约6.5万平方米)资源,为该基地后续扩展提供了可能性。


Webasto 的充电站

除核心业务领域外,Webasto还专注于电池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并在2024年前持续提供充电解决方案。


保定工厂的落成典礼

2017年5月5日,Webasto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新工厂正式投产仪式,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天窗系统生产网络得到进一步扩展。通过这一战略举措,Webasto在其最大单一市场提升了产能,以期更有效地满足市场对普通天窗及全景天窗持续增长的需求。


位于德国沙伊特的工厂

自2017年1月1日起,Webasto已完成对德国Wörth-Schaidt电子服务供应商Schaidt Innovations GmbH & Co. KG的收购。位于Wörth-Schaidt的业务将继续运营,约170名员工将并入集团,并以"Webasto Mechatronics"名称开展业务。通过增设内部电子生产线,此次收购使Webasto得以提升其系统集成能力与技术专长。


Stockdorf 新建筑的奠基仪式

2015年7月22日,Webasto在Stockdorf举行新行政与研发中心的奠基仪式。Engelmann博士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这项总投资约4000万欧元的新建筑项目将成为跨代际的长期工程,其影响力将持续延伸至未来。


沈阳合影

2014年,Webasto第十家生产工厂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沈阳正式投产。通过这一举措,Webasto向其主机厂客户传递了明确信号:"我们始终贴近客户"。在沈阳生产基地,Webasto与客户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0公里。


Webasto 工厂

原Webasto AG已转型为Webasto SE(控股公司)。原天窗系统与热管理系统两大事业部拆分为独立法人实体,均采用SE(欧洲公司)法律形式:Webasto Roof & Components SE与Webasto Thermo & Comfort SE。两家公司均由Webasto SE全资控股。


Diavia的标志

Webasto收购Delphi Automotive Italia旗下Diavia品牌越野车及特种车辆空调业务部。通过此次收购,Webasto致力于成为非公路及特种车辆市场温控产品的系统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个男人开车

自1937年为Daimler-Benz实现首款折叠式车顶量产以来,Webasto开启了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历程。


宝马 3 系敞篷车

敞篷车顶事业部的发展历程,始于为宝马3系敞篷车型启动量产之时。


野马敞篷车

通过的Karmann North America的收购,Webasto扩大了其作为敞篷车顶市场领导者的地位。Webasto Group 的销售额首次达到 20 亿欧元左右。


Thermo Top Evo 加热器

全新Thermo Top Evo加热器在其同类产品中具有较轻的重量特点。


一辆宝马敞篷车打开车顶

2009年经济危机期间,Webasto收购了Edscha公司的敞篷业务部门——这是Webasto历史上完成的一项重大收购项目。


罗马尼亚阿拉德工厂

随着Arad工厂的投产,Webasto正式进入东欧市场。如今,该Romania工厂已成为Webasto集团天窗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位于Gilching的总部开业

2008年,位于Gilching的Thermo & Comfort新总部正式开业。


Smart fortwo 中最大的固定车顶

Smart fortwo车型拥有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材质固定车顶。


Webasto、中国和德国的旗帜

2001年,Webasto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并在上海启动首个天窗量产项目。


Stockdorf 的庆祝活动

Webasto 在慕尼黑附近的 Stockdorf 总部庆祝百年诞辰。


首款智能敞篷车顶

一款迷人、小巧且现代的汽车:Webasto为Smart打造的首款可开启车顶,是当时较为先进的设计之一。它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开启和关闭,就像天窗一样。


保时捷 Targa 的车顶完全由玻璃制成

1995年,Webasto为保时捷Targa打造了一个完全由玻璃制成的车顶模块,该车顶可以无级向后开启。


Werner Baier的图片

Webasto集团首次实现销售额突破十亿德国马克。


位于德国 Neubrandenburg 的生产工厂

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Webasto在Neubrandenburg成立了一家新的生产工厂。原VEB Sirokko被改造为一个现代化的驻车加热器生产基地。


首款采用单晶太阳能电池的天窗

奥迪A80 Coupé首次配备了带有单晶太阳能电池的天窗,用于驻车通风,即使在关闭状态下也能实现通风功能。


位于德国 Schierling 的工厂

在Utting之后,Schierling成为Webasto在德国的第三家工厂。新工厂启用后,开始为宝马和福特生产天窗。


与大协合资公司的日本员工

随着日本合资企业 Daikyo Webasto 的成立,Webasto 很早就进入了亚洲市场。1999年,Webasto收购了全部股份,并成功为日本汽车行业生产天窗。


Werner Baier的图片

Werner Baier出任公司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确立了通往成功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陆续展开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将公司划分为车顶系统和热管理系统两个业务部门。


配备首款玻璃车顶的福特嘉年华

首款玻璃车顶为福特嘉年华带来明亮和宽敞的空间感。虽然它不能滑动,但它能够在后部弹出。仅仅五年后,第一款弹出式太阳 玻璃车顶将批量生产。


美国的国旗 的

1974年 —— 玻璃车顶的成功故事

首款玻璃车顶为 福特 Fiesta 带来明亮的光线和宽敞的空间感。虽然无法滑动,但后部可以上掀。仅五年后,首款可上掀的玻璃车顶将正式进入量产。


梅赛德斯 600 中最大的钢制天窗

Webasto为Mercedes 600打造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钢制天窗,并在1963年9月的IAA车展上亮相。从那时起,所有Mercedes车型都可以安装Webasto的钢制天窗。


配备辅助加热器 P10 的保时捷 356

P10 辅助加热器首次应用于 Porsche 356,不仅为车内带来温暖空气,还协助发动机快速升温,提升驾乘舒适性与效率。


戴姆勒-奔驰首款钢制天窗

Webasto首次向 Daimler-Benz 交付钢制天窗,覆盖180至220系列车型,以及300系列特别版(“Adenauer”)。


男子站在摩托车旁边

战后时期,自行车零部件业务逐渐变得无利可图,并于1955年全面停止。此后,Webasto 将重心转向摩托车零部件以及快速增长的乘用车市场。


一辆带有发动机独立加热器的旧公共汽车,“65 型”

1936年,Robert von Linde 和 Walter Baier 在 IAA 上首次讨论了一种不依赖发动机的加热器,但由于战时原因,该加热器当时未能开发。作为用于巴士的“Model 65”,它最终于1955年推出。


战争期间的工厂

战争期间,Webasto为Daimler-Benz提供卡车用废气加热系统,并为BMW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外壳的铝制零部件。在此期间,Webasto共使用了137名强制劳工。正因如此,Webasto于2000年参与了德国私营企业发起的基金会倡议,以补偿纳粹时期被迫劳动者所遭受的剥削。


“全景巴士”的首款折叠车顶

首款量产折叠车顶被集成至“Panorama-Bus”中。随后,乘用车的量产也随之启动。折叠车顶随即被应用于Daimler-Benz的Mercedes 170车型。


第一台加热器:“Flüstertüte”

Webasto首次开发出用于公交车的加热器,以及用于乘用车的独立加热系统。其中,被称为“Flüstertüte”的设备采用了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


“拜尔折叠车顶”是首个的Webasto

Webasto正式进入汽车行业。1932年,Wilhelm Baier开发出所谓的“Baier折叠车顶”,这是Webasto的首款折叠车顶。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几乎所有汽车都可以改装为“阳光豪华轿车”。此外,Webasto在1932年还使用400吨冲压机,在钣金车间生产大型金属板材。


两个人骑自行车

20年代,自行车是广受欢迎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产业蓬勃发展。Webasto专注于生产自行车零部件,如挡泥板、变速箱、载物架和车把等。


百儿家族三代的家谱的

1917年,Wilhelm Baier将公司管理权交接给他的儿子们,他们一直经营公司直到1956年。随后由Walter Baier接任。


1914 年 Webasto 的播种机

除了自行车零部件和其他金属制品外,播种机也在1914年成为Webasto的产品之一。


工厂前的卡车

1908年,原位于Esslingen的冲压件、金属线夹和家用设备工厂迁至Stockdorf。公司创始人Wilhelm Baier Senior以自己的姓名首字母和地名Stockdorf组合,创造出“Webasto”这一新名称。工厂利用Würm河的水力驱动机器运转。


公司创始人 的 “Esslinger Draht und Eisenwarenfabrik” Wilhelm Baier

55岁的 Wilhelm Baier 创办了一家公司,名为:“Esslinger Draht und Eisenwarenfabrik Wilhelm Baier, Esslingen/Neckar”。


发现更多关于 Webasto 的信息